- 惩治学术不端,从力戒浮躁之风开始
- 发布日期:2019-06-13 06:32:12 点击率:次 来源: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林慧认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科研经费投入、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科研论文总数等指标已位居全球领先位置,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成果不断涌现。但科研界也存在浮夸浮躁、投机取巧的作风,以及暗流涌动的“圈子”文化。
对此,《意见》旗帜鲜明地指出,要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此前,“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的重视可见一斑。
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
林慧坦承,我国科研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当前科学界的浮躁浮夸之风、“圈子”文化等问题较为突出。“圈子”文化的产生,与科技资源分配制度、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以及科研组织模式密不可分。
“科研人员为获得经费、得到奖项,需要进入一个个‘圈子’,实现资源交换、利益共享,不断提高自己的‘段位’,进而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利益。”林慧称, “圈子”文化的影响不容小觑,不仅分散了科研人员的精力,影响科研效率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圈子”文化会让科研人员迷失方向,沦为名利的追逐者,失去做科研的初心。
《意见》也强调,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何光喜指出,世界各国的科学共同体都有学派传承,“圈子”文化也普遍存在,但在中国讲人情、讲关系的风气可能更盛一些。需要注意的是,学风建设时下最突出的问题是浮躁、浮夸,走到极端时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学术不端,这对于科研的伤害非常大。
刹住浮躁浮夸之风
2018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19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意见》主要针对当前科技界学风不够扎实的问题。目前,我国科研投入的量上去了,但有突破性、原始性创新意义的科技成果还较少。”何光喜分析,一方面原因是基础研究领域的积累还不够,另一方面就和学风不够扎实、过于浮躁有关,科研人员不能沉下心来,围绕某些关键问题啃硬骨头、攻坚克难。
“有些科研人员甚至为了在较短时间发表论文,只做短平快的研究,不再做原创性的研究。如此一来,迎合了某些奖项、人才计划项目的评选要求,却偏离了科研的正常轨道。”林慧说,新的时代更加需要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科学家精神,这不仅是科学共同体的精神气质,也深刻影响着全社会的精神境界。
“很多科研人员也对当前的学风不太满意。学风不够扎实、大家不能潜心做研究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我们目前最为缺乏的科学精神。”何光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科研人员合理追寻自身利益无可厚非,但不能因为外在的短期利益导向,影响科研工作的深度和方向。
“这既有部分科技工作者自身修养不足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何光喜解释说,过去一段时间,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考核评价科研人员时习惯于数论文和项目数量,至于研究活动是不是真正解决了深刻的科学问题,都变成了次要的。
于是,一些科研人员就拼命发灌水的论文。有人则把精力放到尽量多的拿项目、拿经费,要么是什么项目都接,要么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还有人专做短平快但科学价值较低的项目。那些长远来看有科学价值的问题,由于风险大且耗时耗力,很难在短期内攻克产出成果,很多科研人员就不愿意去碰。
“学风问题,表面看是科研人员作风问题,和个体的修养、道德建设有关。要对科研人员加强学风教育、宣传,但也不能把板子全打在科研人员身上。”在何光喜看来,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还要加强科研环境的整体营造,特别是相关制度和政策的改进完善。目前正在推进的破除“四唯”、改革科技评价导向,就是很重要的工作。
何光喜强调,要给科研人员创造真正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让他们通过踏实、沉心地做研究,也能得到有体面、有尊严的物质和精神回报。同时,也要从末端加强对学术不端和不良学风的惩治。目前的监管制度、体系已经逐渐完善,下一步还是落实和惩处的力度问题。
“对于一些大腕儿的典型案例,是不是能真正做到发现一例惩处一例,并且惩处力度足够有震慑力,不能因为某个人有什么权威地位,就采取高举板子轻轻打下的处理方式。”何光喜说。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