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科研与学科动态 >
- 教育部学位中心赴中国人民大学开展哲学社会科学 学科评价专题调研
- 发布日期:2019-06-10 10:49:32 点击率:次 来源:
哲学社会科学 学科评价专题调研
2019年6月3日下午,教育部学位中心主任黄宝印、副主任林梦泉率评估处一行赴中国人民大学就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估开展专题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相关学科专家以及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主持。
刘伟校长指出,学科评估对促进我国学科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中国人民大学学科建设处于攻坚阶段,做好学科评估工作有利于厘清学科优势和短板,找准办学目标和方向。他建议,要将坚持政治信仰、把准政治方向摆在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突出位置,要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学科评估体系要促进中西方理论研究融合,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并以此为抓手解决中国问题。
黄宝印介绍了学科评估的基本情况,对中国人民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介绍了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关于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改革的初步考虑。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围绕强化政治引领、彰显中国特色、突出服务贡献、体现学科特点、提升评价质量、扩大国际影响六个方面,扎实推进构建更加科学有效、多元多维多类的中国特色评价体系。
林梦泉对新一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与具体举措做了详细说明,重点介绍了关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等方面的初步考虑。
与会学科专家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做好评价工作、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第一要求。学科评估要充分考虑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和引领性,坚持问题导向,要把论文是否写在中国大地上、成果是否解决中国问题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切实聚焦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要充分发挥智库服务作用,探索将重要批示的报告、参与重大政策制定、参与重大规划编制、提供行业标准咨询等内容纳入观测范围。在科研获奖方面,要研究社会力量设奖使用的标准,采纳行业内认同度较高的奖项。在社会服务贡献方面,要发挥评估的正确导向作用,鼓励高校教师在国际组织任职,在国际会议交流,在国际上引领学科领域发展方向,在制定国际标准中增强话语权和影响力。
关于完善学科评估方法方面,与会专家认为,要优化现有绑定参评模式,引导高校构建多样化的学科生态,加强对特色学科、小众学科的保护。在问卷调查方面,建议注重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进一步提高可靠性,真实反映学生实际情况。此外,专家还希望本轮评估指标体系要体现延续性,评估表格要适度简化,减少高校信息采集的工作量。
黄宝印最后说到,此次调研收获很大,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各位专家提出了很多重要意见和建议,学位中心将认真研究,进一步开展专项调研听取广泛意见,根据调研共识进一步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估体系,为加快建立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学科评估体系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