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学术活动 >
- 全球化时代下的学科高峰高原建设
- 发布日期:2016-10-26 09:58:41 点击率:次 来源:
11月5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据悉,《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2014-2020年)》现已编制完成并发布。规划明确提出,实施上海高等学校高峰学科和高原学科建设计划。
在国家即将进行新一轮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上海市政府及时出台了高峰高原建设计划,给学科发展搭建了更宏伟的舞台。其中一些与国际接轨又不失本土特色的灵活举措,受到了高校教师的普遍欢迎。
学科建设不仅是要并寻求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提高学科的可持续创新能力,更加重要的是学科要为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学科建设不仅要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强化咨询决策功能,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更要立足当今中国崛起和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以国际化为努力方向,推进人员和学术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对话。
首先,以国际视野,建立学科骨干队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种对外交往的增多,我国涉外联系遍及社会公共乃至私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迫切需要我国高等院校大量培养多层次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全球化时代,教学科研团队的构成也应是全球化的。在未来,各个学科应进大力引进国际学者,采取举措提升学科成员国际化水平;最终,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育,努力建立一支国际化的学术科研团队。
其次,借凝练特色,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目前,各个学科在传统研究领域都有一定的积累,如果后来者也和先行者在同一个领域进行拼搏,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各个学科要根据自身既有的基础,同时比照国内外一流大学同类学科现状,以差异化的错位竞争为抓手,打造特色亮点和水平高度,本着学术创新和“经世致用”的原则,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找准方向,制订本学科的“弯道超越”计划,以达到“异军突起”的效果。
再次,从传道授业,为社会乃至世界培养高素质人才。本着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各个学科应加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加强与国外高校既有的合作关系,并拓宽更多的国际合作渠道,提升跨国人才交流频次,将我们的学生送到国外学习和研究,同时大力招收国际学生来中国高校学习和研究,推动中外之间学术交流;要出台政策,把指导外国研究生纳入考核体系,鼓励学科成员在教学和指导外国留学生方面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全球辐射力。
以上几点常抓不懈,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各个学科一定会大幅度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当然,毋庸讳言,上海市高峰高原建设实施方案尚有一些举措值得斟酌。
第一,校长直接掌控经费有利于学科更好的发展。此次上海市教委启动高峰高原建设筹备已久,让学校、学科负责人多次答辩,申报方案数易其稿,前后近一年时间,几近殆精竭虑。最后把学科建设经费按照分配到各个学科的额度直接下放到每个一级学科,理论上校长有权支配这些经费,进行动态调整,但实际上操作起来是非常不易,难以避免学科层面人人分摊经费,撒胡椒面的习惯做法。而一旦分摊过散,则在操作中难以推进学科实际发展,无法聚焦于新的生长点。其实,最简单的办法是由上海市教委按照学科标准选拔各个学校有发展潜力的一级学科,然后把总经费直接下达到学校,让校长有充分的掌控权,直接管理入围学科的发展,让校长想办法调动入围学科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可能效果会更好。
第二,动态调整学位点是激发学科的潜力与活力的有效手段。国家经过前几轮博士点建设,现在已经基本能满足学科发展需要,一般情况下不会再增设新的博士点。但国家已经把博士点的动态调整交给各地的教育部门,交给各所大学。这意味着每所大学自己都有权利调整自身已有的博士点,但真正行动的大学有几个?这恰恰是行政真正应该介入的地方。让各个大学必须按照标准实施学位点的动态调整,把没有发展活力的学科淘汰,让有活力的学科获得学位点。要相信每位书记、校长的眼光、能力与魄力。这样,学科带动下的学位点才能获得良性的发展。
第三,全方位的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应成为共识。以为高峰高原建设仅仅局限于科研方面,其实是认识的误区。真正的高峰高原学科应包括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要素,可谓是“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建设。因而我们在考虑高峰高原建设时,要与前段时间上海市教委实施的“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一并考虑,只有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科研水准才会有高度,才会在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力。教育部门真正要思考的地方是:究竟怎样才能在师生都乐意接受的举措下提高教学质量。
毫无疑问,高峰高原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上海各所大学的学术影响力,但学科建设并不仅仅是学科排名的整体提升,个别学科排名的重大突破,最重要的是通过建设,各学科整合学术资源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科综合实力得到全面加强。总之,希望通过这次上海市高峰高原建设,能够重新塑造中国的“学术生态系统”,甚至在一些重要领域影响世界学术的发展。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 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