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学术活动 >
- “双一流”战略中的大学学科建设,你真的懂了吗?丨灼见
- 发布日期:2016-09-30 10:21:43 点击率:次 来源:
大学学科建设建什么?就是建组织,就是促进组织在知识生产、知识劳动能力上的提升。这是大学学科建设的核心要义。
2015年10月份,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现在,整个中国高等教育都在围绕“双一流”的战略,谈怎么来发展自己,抓住机遇。学界也一样,大家对“双一流”当中的学科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大学为何要建学科?
如果没有一流学科的建设,一流大学的建设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因为学科建设跟大学的发展是如影随形的。英国教育家纽曼曾经说过:把所有知识荟萃在一个名字之下,才称为大学。所以,最早的时候,要称为大学的时候,必须有四个学科,即文科、医科、法科、神科。大学诞生的时候就是跟学科联系在一起的。
在我看来,学科水平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层次。大学最后是靠什么来赢得世界一流的?就是靠学科的水平。所以,大学是研究型的还是教学研究型的都是由学科水平、学科层次来决定的。同样,学科的结构决定了大学的类型。多科型、单科型还是综合型,就是由一所大学的学科类型在几个学科门类里的学科结构来决定的。
更为重要的是学科是学者集聚、成长并创新的土壤。有高水平的学科在,才能集聚到高水平的学者。当然,高水平的学者也决定了所在学科的层次水平,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大学跟学科之间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学科组织是大学的细胞。大学组织是否健康,是由学科来决定的。
学科建设出现了什么问题?
我对中国大学学科建设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第一是前所未有的重视;第二是前所未有的成就;第三是前所未有的问题。
我们出现了什么样前所未有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政府很重视,给予了学科建设大量的投入。但是,我们重点建设的学科布局结构不够合理,重点学科集中在少数高校里。第一次评选,地方高校才占了4.33%。另外,重点学科集中在少数学科门类里面。比如说工科、理科的就占了半壁江山,其他的很少。同一个一级学科或者二级学科被同时建在多所学校当中,最多的一个一级学科被同时建在16所大学当中,就是某一个一级学科都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在16所大学当中都是重点学科,所以说布局不合理。
第二,遴选取向上的“择需”不足,缺少顶层设计。过去的重点学科评选主要是通过竞争后的择优。然后出现了化学跟医学去竞争,生物跟机械去竞争的情况,通过专家打分,谁分高谁就是重点,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布局。这会出现什么问题?学科建设会游离在国家的战略和社会的需要之外。国家为什么搞重点学科建设?就是重点要发展哪些学科,对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要给予必要的支撑。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没有用战略导向。比如大连海事大学的航运学科很强,无疑在国内是一流的,但是要把它放到“大交通”里头去竞争,去跟航空、航天、高铁去竞争。如果说航运是国家战略急需的,就应该布点支持,而不是比较竞争。如果我们不改变这种政策、策略的话,有一些国家急需的领域就不可能列上重点学科。
第三,我们在学科建设当中,投入“见物不见人”。我们的科研、学科经费可以买设备、仪器,但是用到智力投入上是很少的。所以最近李克强总理在北大讲道:科学研究当中最昂贵的是什么?是智力,是科学家的脑袋,是idea。所以,以后的科研政策包括学科投入中要把相当一部分投入到人力资源当中去。
由于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在学科建设中出现了经济学上的边际收益递减现象,什么意思在制度不变、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光一味地增加投入,最后的产出效益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递减。其实,在很多省份很多大学的学科建设当中,这个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一方面是钱用不光,设备已经可以“武装到牙齿”了。但另外一方面,学科产出与世界先进的水平相比上不去,什么原因?缺少一种学科的制度创新。
学科建设建什么?这里就引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科建设到底建什么?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搞清楚学科是什么。我曾经跟凌健副教授写过一篇文章,叫《“学科”考辨》,专门对国内的学科概念从理论上进行了梳理,认为主要是这五种说:教学科目说、创新活动说、知识门类说、科学分支说、双重形态说。
我重点介绍一下双重形态说,这是我们的观点。所谓的“双重形态”,就是我们把学科概念区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形而上”的,一种是“形而下”的。所谓“形而上”的,它是一个知识分类的体系;所谓“形而下”的,它在大学实际上是以一个组织的形态存在的。
所谓知识形态的学科就是对知识进行分类。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天不断地产出新知识。怎么很好地去管理它?就是要分门别类,便于去研究、评价、传播它。我们开设课程,来传播学科最新的知识,方便于知识的管理。我们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认知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所以要更好地去管理知识。由此出现了早期的知识分类体系,就是柏拉图的知识分类体系。分成三类,叫理性知识、物理知识、伦理知识。联合国1984年把知识分成五大门类,美国分成七大门类,德国分成十大门类,而中国分成了十三个门类。我们原来是十二大门类,把艺术学从文学当中分离出来了。这说明什么问题啊?知识分类体系的学科的划分是人为的。这种人为主要是方便于传授、评价、管理。这是第一个概念,学科是一种知识的分类体系。这个分类体系主要是方便于传授、评价、研究、交流。学科具有系统的知识管理和知识发现的功能和价值。
其次,它是组织形态的学科。既然知识是分门别类的,那我们要进行这一类知识的传播、研究、评价、应用,在大学里就要按照这样的知识分类来建立知识劳动的组织。这样的一个组织,我们把它叫作学科组织。围绕知识分类我们来建组织。比如我们围绕着篮球组建一个篮球队,我们围绕着足球组建一个足球队。篮球、足球是球的分类,那么,这个篮球队、足球队就是玩球的组织。
对于这个概念,最容易理解的是医学类院校。医院的知识分类和它的组织是高度吻合、高度契合的。比如,眼科、内科、外科、心血管科……这都是知识分类。它在实际的组织体系当中也很清楚,你去医院找内科、外科、心血管科不会找错。所以,它的知识分类和它的组织是高度契合的。但是在我们大学发展过程当中确实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搞创新团队,搞基地、搞中心,有系,有教研室,有研究所,甚至搞了很多超越于学科之外的组织。所以,整个大学的学术组织,特别是基层学术组织,是碎片化的,没有严格按照知识体系、知识分类来建立这个学科组织。
那么学科组织到底是怎么样的组织呢?我们定义为:以知识的发现、整合、传递和应用为使命,以学者为主体,以知识信息和各类学术资源为支撑,依据知识的具体分类,在一定的知识劳动平台上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所以,第一,它得有使命。我们叫凝练学科方向。为什么要凝练?因为在同样的知识分类体系里,知识是浩瀚的、巨大的,你不可能什么都干,只能在某一点上、某一领域有所贡献。所以,每一个学科必须要明确自己的使命。第二,得有队伍,必须有梯队,有分工,谁是带头人,还得有一帮人。第三,得有生产资料。知识劳动必须要有工具、要有平台、要有实验室,当然还得要有知识信息,包括图书馆、现在的大数据,等等。这都是知识劳动的组织构成的必备要素。
学科建设和质量保障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实际上,学科和专业关系是困扰我们很多高等教育实践者的两个基本概念。学科和专业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首先专业是什么?我比较赞同潘老(潘懋元)对专业的理解,就是课程的组合,不同的课程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学科与专业主要有四个差别。
第一,从划分设立的依据上,学科是根据知识分类体系来划分的;专业是依据社会职业分工划分的。大学为什么要有专业?专业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所以专业是对应于社会职业的。我们设置专业,它一定会对应到社会某一个行业、职业。
第二,形成要素不一样。学科有特定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范式、特定的研究方法。而专业只要能够提供课程和培养模式,就可以形成了。
第三,组织构成不一样。学科的构成就是使命、学者、学术信息平台和学科的物质生产资料。而专业的构成主要是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每一个专业首先得有一个专业定位,同时有个培养方案,然后是课程体系、训练条件。当然,需要有实施这个课程体系当中的老师和学生,这就构成了专业。
第四,发展目标不一样。学科的发展目标是增进知识,不断地有新的知识发现和创新。它的结果是增进知识的进步。专业的目标是什么?为人类社会、为各行各业培养各种各样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要区分,学科是大学的组织,专业不是大学的组织。专业不是组织,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所以,专业不能作为组织来建设。那么这两者怎么联系呢?我刚才讲了专业是课程的组合方式,一个专业由四五十门课程组成。课程从哪里来?课程是由学科提供的,是由学科中的学者来提供课程的。所以是课程把学科和专业联系在了一起。所以我一直讲,学科带头人怎么能不去关注课程呢?我们不能够把专业和学科简单地隔离开来,也不能够把它简单地等同起来。它们是有区别的,但是也是有联系的。它们的区别是在于,一个是组织,一个不是组织,是人才培养的方式。我一直讲一个观点,叫阵地和营地。跟战士打仗一样,学科是我们的营地,专业是我们的战场,包括科学研究也是学科的战场。学科要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在一定的阵地上。所以,学科是体,专业是用,课程是手段,是连接的一个媒介。通过课程把学科和专业联系在一起。所以在学科建设当中主要要关注课程建设。
接下来,我们来回答,大学学科建什么?
根据我们刚才对学科的理解,一是知识体系,二是围绕知识体系建立起来的组织。那么,对一个具体的大学来讲,学科建设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在一个庞大的学科知识体系中选择做什么,涉及学科建设的定位与目标。比如说物理学,物理学是一个很大的体系,有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MIT就选择了“引力波”作为它的研究。一个大学,甚至是哈佛这样世界最著名的大学,都不可能把所有知识体系的所有疆域全部包揽。这是全球科学共同体学科建设的一个终极目标,但不可能是一个大学学科建设的目标。
具体到一个大学的学科建设目标,就是在于提升学科组织在知识生产上的能力。所谓学科建设就是让围绕某个知识体系建立的学科组织在知识生产上的能力不断地增强,能够产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提供高质量的专业课程。由此来看,大学的学科建设重点就是学科的组织建设。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大学的定位和战略选择?实际上进行的是学科规划。我一直强调,基于学科的大学战略规划才是有意义的。因为一个大学,要有特色,要进行定位,必须明确将哪些知识领域作为重点。比如,浙江农林大学的定位是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生态性”就决定了农林大学只做跟生态有关的事情。跟生态无关的事情,比如航空航天,都不做。习总书记在浙江讲过一句话,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浙江农林大学就是把怎么让绿水青山变作金山银山作为学校的使命,这是大学在学科规划的时候要关注的。但是具体到微观的学科建设,就是要围绕学校战略提高学科的组织化水平,围绕我们的战略目标建立学科组织。同时通过资源、制度的一些安排,提升学科在知识的发现、整合、传递和应用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所以,大学学科建设建什么?就是建组织,就是促进组织在知识生产、知识劳动能力上的提升。我认为,这是大学学科建设的核心要义。所以,我一直讲这个观点,但是,当下大学的学科建设往往强调的是建学位点、建实验室、引进高水平师资,这些都是学科建设的要素,我们过去的学科建设都在谈要素发展,在某些要素上投入。今天,在“双一流”战略下,很重要的是要从建组织的角度来重新思考大学的学科建设到底怎么建。到目前为止,包括我们这次第四轮的学科评估,现在的学科建设大都是虚拟的学科、拼凑的学科。中国的学科建设是在政府的拉动下开展的,是用财政的钱驱动的,为了竞争到财政的钱,大学就拼凑学科,把在不同学院、不同的组织中的材料凑起来,成为一个学科建设的方案。但是,钱下来以后大家就瓜分掉了,然后大家都各自做自己的事情。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学科建设的效率低下、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的原因,因为学科的组织化程度太低了。
什么是组织化?就是要系统一体化。所谓的系统一体化就是要为了使社会系统达到并充分发挥其预期的功能,是系统从组织无序、效率低下到组织有序、功能充分发挥的过程,也是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建立联系并成为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过程。那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科建设,必须要从低效率的、无序的,走向有序的、高效率的,同时要成为一个学术共同体、一个知识共同体,这就是学科组织。
为什么要提高学科组织化?科学研究是一个挖深井的过程,我们只能在一点上不断地挖,不断追求,才能在科学研究上有所突破。个体很可能是打一枪换个地方,而且现在的科研导向是以发论文为终极目标的。所以,很多个体劳动者很难在一个领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而且做不了大课题,出不了大成果,这就是组织化的价值意义所在。所以说学科建设就是要努力提高大学学科组织化的程度。
我们曾经在10年前专门调研过158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对它的平均规模进行了调研。学科总人数里,自然科学72人,当然这时候国家重点学科都是二级学科,不是我们现在的一级学科。我们现在一级学科都是上百人、二三百人在报,大部分是拼凑的。社会科学24人,人文16人,人文学科有它的特点,很多是个体劳动者、个体的思想者来做研究,比如说哲学、文学创作都是个体就可以了。社会科学需要协作,而自然科学大家看到了,它的规模就是72人,教授人数是16人。我们现在很多学校在一个学科里头只要有一个人评上了教授,他就要自立门户,另立山头。这都是学科没有很好组织化的原因造成的。
组织化是有路径的。第一要进行组织使命分析,第二要进行体制设计、结构设计、运行设计,然后要进行系统评价。这个就是我刚才讲组建足球队的过程,这就是学科组织化。所以结论是: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学科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以提升学科的学术生产能力与产出效率。这应该成为我们大学学科建设真正追求的目标,而不是现在所谓的大学学科建设,学位点有没有,论文发了几篇,实验室建了几个,这些是学科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但真正重要的是建学科组织,把这些要素有机地整合到一个有序的组织之中。
评价大学学科很重要的一个观察点是可持续的产出能力。偶尔有一年出一个科研成果不稀奇,发表一篇高水平论文不稀奇,难的是什么?难的是可以持续地产出,在一个领域不断地往前推进。这就是我讲的科学研究是挖深井的过程,而不是挖一个坑,起了很多小山坡,重要的是要造高峰。这就是组织化的意义所在。
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
以这样的视角,来审视我们在“双一流”语境下讨论的学科建设,如何理解世界一流学科是什么?世界一流学科首先是国际化视野。是要放在世界体系当中按照学科评价标准来观照中国的大学学科水平。一流就是先进,一流就是前列,是在比较中实现的。所以,世界一流学科就意味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创新与传承上的国际影响力。没有国际影响力,在同行中大家都不知道,那叫什么世界一流?当然,对世界一流学科而言,在思想理论、科学技术、观念价值、制度文明等方面,要对于人类进步有贡献度。特别重要的,我认为应该具备帮助解决人类面临的困境、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进程的能力。现在人类面临很多困境,世界一流学科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怎么能称一流呢?所以,世界一流学科要做一般学科做不了的事情,那才是高水平,才是世界一流。
既然大学学科是一个组织,那么对学科的评价就要从组织的角度去评价。所以,我一直主张要“体用结合”。我们现在的学科评价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单方面评价论文,只看论文,这是一个很要命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学科评价,最后就是将学者引导到把论文作为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论文是科学研究的副产品,论文只是把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记录表达而已,最早论文产生是因为同行交流的需要。现在把论文的功能异化了,过去追求SCI,现在又来个ESI。论文发表了很多,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成为SCI的大国,全世界每七篇SCI中有一篇是我们中国人的。但是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吗?我们现在真正有世界一流学科了吗?这个现象是值得思考的。
其实,现在我们是被英美大学的评价体系绑架了,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已经在反思。台湾高等教育过去也是在英美的评价体系下发展。但是,当台湾地区碰到问题,需要找大学解决的时候,大学束手无策,无能为力,论文发表了很多,但是解决不了台湾所面临的问题。前段时间,我也看到有人说,当申报课题的时候、评奖的时候,专家纷纷出现了。但是,一旦到国家需要解决重大问题的时候,专家不见了。没有人能够解决重大的问题,因为我们缺少战略科学家、领袖型的科学家。
怎样通过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来回应我们社会人类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从组织学的角度来审视世界一流学科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建设:
第一,有一流的组织使命。学科要解决的研究问题就是世界一流的、最前沿的,世界一流的学科建设首先要去评价其使命是不是一流的。
第二,有一流的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这个是我们最为缺失的,在当下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很少有人去思考学科组织内部的制度怎么安排,组织的结构怎么样更合理。
第三,当然要有一流的学者队伍。这个大家的认识都很一致,都在抢人才。
第四,一流的组织资源支撑。我们的实验室、装备很多已经是世界一流的了,包括我们地方院校,买设备的钱一样用不完。甚至有些学校出现了这种情况,因为要迎接评估,所以把重点学科的钱赶紧用到年底订购设备。设备买来了,堆在走廊里,用都没用过。如何发挥资源的效益是值得重点关注的。
第五,一流的组织传统与文化。要成为一流的组织,必须要有传统有文化。这在我们访谈国家的很多重点学科中也感受到了。很多学科就是靠传统,靠创始人的人格感召力,形成了学科的传统,代代相传。这是学科建设的软实力。
我们曾经通过国家重点学科的研究,制定了一个成熟学科应该有的八个标准,这个也可以成为我们学科建设当中的一个导向。我把它归纳成八条:
第一,不可替代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什么叫价值?不可替代性就是价值。所以,我们一定要从研究领域、从使命上去思考。
第二,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第三,可持续的知识产出。
第四,稳定的资源获取。不愁明天无米下锅。
第五,明晰的组织结构,严密的分工。
第六,规范的学科制度。
第七,良好的学科文化。
第八,较高的国际化程度。这个很重要,特别是对“双一流”的,必须放在国际上去比较去竞争。
这是我们对学科成熟期的表征的一个归纳,可以供大家参考。
(本文作者宣勇,系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